很多人谈到AI大模型的时候,总是第一个想到GPT-4,然而GPT-4最大的优势,主要体现在芯片的算力和大模型的算法上,然而对于中国来说,短期内超越GPT-4的芯片算力,几乎不可能,因为美国对我们的芯片制裁不会松口,这也是他们发展AI的唯一依仗。
不过好消息是,我们在失去了芯片算力发展优势后,竟然被迫诞生了特殊能力,在算力不足的情况下,实现了算法对算力的弥补能力。简单说,就是我们可以用更少的算力,实现实力差不多的算法。

最近很火的DeepSeek就是很好的证明,即使我们算力不足,我们却可以从算法上改进,从而弥补或者超越算力更强的GPT。
好消息不仅如此,我们突然发现,除了算力不足的问题之外,剩下的几乎都是我们的优势。
一般来说,AI大模型是否强大,主要看算力、算法和应用,算力上虽然不足,但算法上我们其实已经实现了超越,然而在应用上,我们更是无出其右。如今的美国还在天天琢磨大模型,而我们已经进入了AI应用的高速发展时代。

这一点是我们天然的商业转化能力,以及强大的工业需求倒逼出来的,我们比任何国家更需要人工智能,所以在人工智能还没真正走向成熟之时,我们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应用。
美国虽然已经知道了这些问题,但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办法,已经失去制造业竞争氛围的国家,不可能有迫切需要制造业升级的需求。因为没有一家企业,愿意主动拥抱新技术,加上美国的关税保护,那些残存的制造业,只会越来越弱,越来越封闭。

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萎缩,又为AI大模型的发展,带来了一个更可怕的后果,那就是基础设施无法得到升级,导致美国电力供应也出现了问题。
大停电在中国来说,是一件非常小众的事件,当你家没电的第一反应,你不会觉得是停电了,而是会去检查家里有没有跳闸,这是就工业基层设施完善的好处。

然而AI大模型就是一只巨大的电老虎,美国如今在大模型发展的初期,就已经陷入了电力不足的困境,如果AI大模型在发展十倍,或者一百倍,那美国只会难以承受。对于中国来说,电力依然在快速发展,而且发展的还是低成本低污染的绿色电能,加上我们的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使得我们全国的电力布局会更合理,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上限会更高。
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好消息,是最近我们传出了可控核聚变又有了新记录,那就是稳定运行已经突破了1000秒,而其他国家的最高记录,目前还没有超过100秒,这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基础能源领域,将继续保持领先。

这一连串的好消息下来,我们会发现,在AI大模型领域,我们只剩下芯片算力这一个短板,其它的我们反而是断崖式领先,在这种局面下,我们完全有理由乐观。
芯片算力依然重要,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一战之力,按照目前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来算,预计五年内,我们就能追平美国的算力,一旦到了追平又或者接近美国算力的时候,我们整体的AI大模型实力,将会实现全面超越。

如今特朗普喊着要推动5000亿美元人工智能基建计划,看似声势浩大,其实自是在给自己吃安慰剂,先不说这笔钱能不能落实,即使落实了,按照美国的基建能力,能达到中国基建的十分之一效率就不错了。
这也意味着美国投5000亿美元,也就相当于中国的500亿美元的规模,加上电力等其它基建还要分摊一部分,很可能最后算下来,也不过只能达到中国的500亿人民币规模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有必要对他们所谓的5000亿美元产生担忧吗?我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模式,一步一个脚印发展,最终胜利,必然就是我们的。
